【創業家講座〡政大新創月】我們不是狂人,但我們讓狂人飛-讓狂人飛的創業之路
創新創業辦公室訊/記者彭匯文
「如何看起來很成功?」,然而成功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商學院創新創業辦公室與創聯會於3/16聯合舉辦「我們不是狂人,但我們讓狂人飛-讓狂人飛的創業之路」講座,創辦人洪璿岳執行長談到,他曾經在創業前期度過一段困苦的時期,甚至還要身兼多職。在經濟窘困的壓迫之下,生理開始影響到心理,此時的他就是身在人生最低潮。且創業是一種高風險行為,人們常常並未意識到同時會有財務、名聲等風險,因此大眾第一次創業失敗後,只會有百分之四的人願意繼續創業。漸漸地,他開始嘗試去成為一個「刻苦耐勞」的人,並且將自身的經歷分享給大眾,然而他提到:其實不用特別把自己營造成困苦的形象,而是要想辦法讓大家產生共鳴。此外,他也談到了現況:眾人對於成功的定義其實十分弔詭,大家認為二代就是富二代,成功的人都是因為本來就很富有,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待解決,只是我們沒辦法從自身的角度去理解。
另外,他談到了創業團隊初期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例如,過去有許多公司廢除打卡機制,但是在一年後有七成都會恢復打卡,因為打卡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儀式感」,其實人往往還是需要一些制度制約;另外,儘管公司可以透過一些創意發想會議,讓成員集思廣益想出很多有趣的點子,但同時也會發現,其實這些想法都沒有辦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且容易讓想法白費。此外,若內部成員快速擴張,最終容易發現無法穩固訓練品質,因此成立團隊應該著重於:儘管不做人力的增長,卻可以將個人的產值提升,並且再提供加薪,維持團隊水準。
有些人或許會想,應該要創業還是要當個上班族呢?他提醒同學,其實創業者並沒有特別優秀,反而他最重要的是比起別人多了「執行力」。若是有很好的想法,但卻沒有付諸實行,就等於是紙上談兵。相較國外,臺灣是一個高風險的創業環境,問題並不是因為資源不夠,只是市場不夠大,且與平均薪資相比,或許對於某些族群相對適合創業。然新創等於是用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獲利,大多成功的創業者其實都曾經歷了好幾場失敗,並且從經驗中學習,才一步一步修正,最終成功獲利。
面對創業,他提醒同學,其實創業者並沒有特別優秀,反而他最重要的是比起別人多了「執行力」。若是有很好的想法,但卻沒有付諸實行,就等於是紙上談兵。我們除了要衡量自身目標與能力,同時最重要的其實是關於團隊的組成以及正確的商業模式,才能讓公司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