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講座】跌倒甘苦談:逆境中的創業家精神!

【商學院創新創業辦公室訊】

政大商學院創新創業辦公室與政大創聯會於5月12日共同舉辦創業家講座活動,邀請到了三位創業家 TK 陳泰谷、Ronald 余致緯 與 Oliver 張士庭。TK 陳泰谷不只是全台第一的音樂 NFT 發行公司 Fansi 創辦人,也是知名新創 podcast 「TK Talk 創投觀點」的主持人,曾任矽谷創投公司的亞太區合夥人。Ronald 余致緯同為知名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呼叫阿福」、「停車大聲公」等企業,現在為全台第一行車付款整合 App「車麻吉」的創辦人。而 Oliver 張士庭,創辦了「社會影響力製造所 Impact Hub Taipei」,致力於協助社會創新的育成,並多次舉辦如「搞砸之夜」國際大型新創活動。三位講師今天特別來向我們分享創業路上遇到的種種挫折,讓我們一窺更真實的創業家精神!

TK 陳泰谷:跌倒過,才懂得成功的美好

 

「如果太順利,少年得志不是一件好事。」TK 表示,他信奉「失敗學」,所有創業家不可能沒有經歷失敗,但失敗並不可怕,反而跌倒過才真的能襯托出成功的美好。這種不畏失敗、甚至欣然接受失敗的精神,才是真的創業家精神!他也分享到自己認為許多重大的挫折:曾經在公司業務推廣不順,出現財務危機時,不僅每天只能吃肉燥飯果腹,更坐在公園數個小時,想著薪水發不出來怎麼辦。也由於長時間忙於工作,每天都過度勞累,並承受整個公司存亡的高壓,導致後來身體出現嚴重且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可能危及性命。這種挫折反而是最難以面對的,因為它無法被「克服」,只能嘗試接受,但這也使 TK 能夠更有理由專注的在自己所想追求、真正重要的事上。

 

除了個人對失敗的觀點與經驗分享,TK 也接著分享他在創業圈打滾數年所觀察到台灣創業生態的幾大失敗因素。TK 認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Idea」:台灣與亞洲地區的創新環境重視實作與成果,鼓勵製造出實質產品,但反而因此常常忘記考量「市場」中的定位與運作。台灣的創業家過去以技術本位為大宗,許多技術本位的創業家擅長實作,卻往往都沒想過做這件事背後的意義。這種「跟著大家做」的東西所形成的「跟風市場」是不會長久的,例如一個團隊想要做一個給女性購物的 app,卻沒有想到女性為何需要。這種「先有了結果卻沒有原因」的現象,很常是因為沒有鎖定好主要族群。

 

第二個創業失敗因素就是「時機」:就像最初不被看好的 foodpanda 與 UberEats 現在卻是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TK 說:「不管你 App 做得有多好,你就是要去教育市場相關的概念。」可見在新創路,「教育市場」其實才是存亡的關鍵。而且 TK 也提醒:「做比較新的東西的時候你就要燒很多錢,小心成本支出,等待時機出現。」雖然時機很重要,但時機常常是不可預測的。新創能做的應該是要小心控制自己的損益表,增加自己「存活機率」,撐到時機來臨的那一天。而 TK 最後也指出一點台灣創業家常有的問題,就是「忘記要賺錢」。台灣創業圈一個很常見的創業模式是「平台」,平台經常被鼓勵要衝流量,但 TK 直言「台灣不太能玩資本遊戲」,道出了在台灣創業的門檻。經營一間公司就是為了要獲利,但許多創業家經常忘了「收入要大於支出」這個簡單的道理, 「很多企業家只想要做出『酷東西』,卻略了成本考量。」

 

Ronald 余致緯:什麼是讓你 “Loud and Proud” 的選擇

Ronald 在創業路上,也經歷過各種跌跌撞撞。2010 年開始創業的 Ronald,在這十多年間,不斷地重複從零到一的過程,Ronald 也說「最大的挫折,就是一直都是在做零到一。」雖然如此,他也分享了他的體悟,就是「跌倒了還會站起來,當你連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它。」Ronald 分享了他所經歷的挫折,第一次創業時,因為業務不見起色,在 2013 年時忍痛要準備收尾,「當看到公司存款只剩下一千多塊錢時,那個打擊是很大的。」Ronald 感嘆說到。「最大的挫折就是看到自己一手經營的公司要倒閉了。」在結束第一次創業後,很快地又著手準備第二次創業「呼叫阿福」,結果馬上又遇到重大打擊。2015 年,呼叫阿福才剛營運沒多久,位在羅斯福路上的辦公室被大火吞沒,損失慘重。開局不順的呼叫阿福,後來在營運五個月後,仍因為營業策略與資金對接不上而終止營運。Ronald 還分享「公司倒閉的消息被寫進新聞... 後來在租房子的時候,房東還看到這新聞,想說我收入不穩定就不租給我。」。

 

就算經歷前面兩次可說是「慘痛」的創業失敗經驗,Ronald 還是不願退縮,繼續創立了現在還在運作的「停車大聲公」App,但其實這個看似成功的公司,卻在後期由於投資方與創辦人 Ronald 經營方針不同,使得最後 Ronald 被迫離開他一手打造的公司。這麼多痛苦的過往,一般人想必早就撐不住,放棄創業了,但 Ronald 反而淬煉出一種豁達卻積極的態度。Ronald 說到「通常創業會遇到最慘的事情,都不是可以預料的。」,但比起遇到什麼樣的慘事,我們更應該聚焦,在面對這些艱難時,自己如何做出選擇。「人生就是一堆選擇所決定」Ronald 提到。他認為,更重要的應該是「如何做出對的決定」,而這個「對的決定」,是要讓做出決定的我們,能夠感到「Loud and Proud」的決定,Ronald 最後也提到,雖然這些經歷真的都很慘、很挫折,但「我還是很喜歡現在所做的決定」,創業的過程不是一路順遂,而是「認清目標,踏實前行」。

 

Oliver  張士庭:Dare to Fail, 搞砸無畏!

相較其他兩位創業多次的連續創業家,Oliver 張士庭還在為他的第一個事業努力打拼。Oliver 與夥伴 Rich 在 2015 創辦了 「Impact Hub Taipei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Impact Hub 是一個全球的社會創新網絡,以空間租借為基礎,同時身兼社會創新實驗室、孵化器與社群等多種角色,而 Oliver 所創立的 Impact Hub Taipei 更是華語第一個 Impact Hub 公司。由於 Impact Hub 主要的商業模式在於空間租借,因此 Oliver 著手改造老房子作為辦公區,卻錯估了花費「原本想說兩百五十萬可以結束,最後花了四百五十萬」,甚至在裝修完後還發現有嚴重的漏水問題。Oliver 說到「你以為什麼事情都可以照 Plan A 走,其實根本不可能。」

 

另外一個慘烈的挫折是,曾經 Oliver 看全球的 Impact Hub 都在推行「虛擬會員」,想著「全世界都在賣,我們應該也能吧!」沒想到最後遭遇慘痛失敗。Oliver 反思到,「當時沒有好好搞清楚現金流... 以為股東大家都會同意出錢,但最後沒有人願意出錢。」最後,公司不只在 2017 年付不出員工薪水,還積欠了百萬債務,就算 Oliver 與 Rich 兩位創辦人去借信用貸款也難以彌補。除了經營面、市場面太多意外,而造成許多慘痛教訓,Oliver 也特別提到了「團隊夥伴」與「組織文化」這個「看似不會有意外的東西」,其實也會出錯。Oliver 說到「夥伴不一定是支持你的想法的人,但你(作為一個新創)就是缺人,沒辦法」,並直言「在人一個一個離職的過程中,其實是件非常難熬的事情」。最後 Oliver 也自嘲「(他的)搞砸精神,發揮到最後一刻」,並提醒我們,「在搞砸的過程當中,你會了解什麼是你該做什麼是你不該做的」,所以我們應該要 Dare to Fail,搞砸無畏!

ㄅㄨㄚˇ Talk 挫折觀點:跌倒、學習與勸戒

是否建議學生創業?

在論壇的部分,TK 作為與談人,根據觀眾的提問來開啟今天的討論。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是否會建議學生創業」。TK 首先詢問兩位講者對於這個議題的想法。Ronald 回覆到「想清楚就去做」,但也坦白說到他覺得很多人都「沒有想清楚自己是否可以乘載社會各式各樣的眼光。」然而 Oliver 則回應到「不會建議」,並進一步說明「你還沒準備好,應該從 side project 或是在新創公司實習。」至於 TK 則根據他的經驗分析「很多創業家都跌得蠻慘的,沒有準備好。但如果腦袋想清楚,試一次你就知道了。一定要跌了一大跤你才知道自己是不適合。」針對真的想創業的學生,TK 也給出了一個小建議:「自己創業是賠自己的錢幫政府做業績,但政府有很多資源,可先把這些資源用完再說」、「可以申請政府的補助案」。

 

對於想創業的大學生,什麼是在這時間點可以做的準備?

        Ronald 首先回覆「先問問自己,你願意付多少的代價做這件事?」並說出了可能經歷的痛苦過程,其中一個是家人的不諒解,「你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對外也只能跟別人謊稱說自己的兒子還在讀書」。而 Oliver 則說「可以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是你來做?』、『要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並覺得想創業的大學生可以試試看實習,尤其到新創公司實習。但也提醒大家,實習過程中要釐清「你到底在裡面要得到什麼?你要得到就要有所貢獻」、「榨乾公司,使勁所能吸收知識」。而最後 TK 也說到「大學這段期間是你可以認清自己的時候,推薦大家參加社團交朋友,擴增視野,多嘗試。嘗試後才會知道自己享受從零到一創業的過程。... 了解自己本參加活動、死讀書還要重要... 難的是在你知道自己熱情的所在位於哪裏。」 TK 也很推薦去新創公司實習,只有進去實習才會發現「新創是『錢錢錢』跟『苦力』的東西」,會與當初想的很不一樣。

 

 

如何勸退一個人去創業

        針對這個問題,三位講師都一針見血地點破許多對於創業的幻想。Ronald 說「我不鼓勵傾家蕩產... 也不可以只是為了追求創業光環的刺激感。」而 Oliver 也補充「很多創業團隊參加各種商業競賽拿到了錢,真的運行卻沒認真做,很像在騙錢。」最後 TK 也從個人經驗出發,說到「(TK 自己)第一次創業失後,休息了六年,在這個期間他去做了創投,開始扎扎實實的做事情,不可以貪小便宜。」但 TK 最後認為,真心想創業的人不是他們這三言兩語可以攔得住的,「創業家就是有反骨精神,就是想要一頭栽進去,不要顧慮這麼多。」,但也說「創業莫忘初衷,不要隨便跟風。你不能忘掉你自己在服務誰,反而去追求其他外在的東西,例如名聲。」

為什麼連續創業家想要繼續創業?

        為什麼都這麼慘了?連續創業家還是要繼續創業呢?針對這個看似辛辣的問題,TK 卻不疾不徐,依然用輕鬆的口吻答道「我想要把我想像中的未來創建出來」,並分享他以前的工作經驗「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知名電腦廠上班,大公司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時間到就拿錢,連在上廁所的時候也在賺錢」,雖然許多人將這種工作視為「夢幻職業」,但 TK 也說到他自己不能接受這種生活,並笑稱「人不犯賤,天誅地滅」,雖然很苦,但「多數時候你會覺得利大於弊。」。而 Ronald 最後補充道「如果遇到挫折還選擇繼續前進,那這個就是你的天命。」

 

結語:創業家的「挫折」精神

        本次 〈ㄅㄨㄚˇ Talk 創業甘苦談:創業家的「跌倒」精神〉 論壇活動,原先預計實體舉辦,然而因為疫情,臨時改成線上,也成為這個「跌倒論壇」的「跌倒精神」的證明:跌倒無所不在。雖然改為線上進行,但還是很感謝許多觀眾仍願意上線聆聽,並與講師互動熱絡。也特別感謝 TK 陳泰谷、Ronald 余致緯 與 Oliver 張士庭 三位創業家願意撥空前來,不吝嗇的向大家分享他們過去的創業傷疤,想必所有聽眾都非常敬佩創業家的毅力與決心。同時,三位講師也分別分享了對於「創業」這件事,一般的大學生該採取如何的態度,如多參加新創的實習、並在創業前多想一下自己的目標是否明確可行,還叮嚀我們要多注意成本管控與組織建立。創業就是一路披荊斬棘,如 Ronald 所言「通常創業會遇到最慘的事情,都不是可以預料的。」但還是感謝三位講師願意提醒我們這些問題,想必線上近百位的學生,如有真的「想不開」而去創業的,更有機會避開這些問題。何謂創業家精神?我想在本次活動中大家都感受深刻,是壓力大到生病,卻還是咬牙撐下去的毅力;是多次創業失敗,仍然追求夢想的決心;是負債百萬,卻毫不退縮的勇氣。創業家的「挫折」精神,是這些創業家與眾不同的價值。